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26.从宇宙中所看到的众多星座,谁都能自己证实多元世界的存在。在学术界,众所周知,每颗恒星都像一轮在自己本位的太阳,因为它像我们世界的太阳在其本位那样保持固定不变;它的距离使它看上去很小,就像一颗星星。由此可知,和我们世界的太阳一样,它也有围绕它的行星,也就是星球。我们的眼睛之所以看不到这些行星,是因为它们距离太过遥远,还因为它们只有自己恒星的光,这光无法再反射到我们这里。具有众多星座、如此浩瀚的星空还能服务于其它什么目的呢?宇宙创造的目的就是人,以便一个天使天堂能从人而来。在无限创造者的眼里,来自一个星球的人类,以及天使所组成的天堂何等微不足道,因为对祂来说,成千上万个星球都不够。
可以计算一下,假如宇宙中有一百万个星球,每个星球上有三亿人,在六千年内生育两百代人,并且每个人或灵人占三立方米的空间,那么人或灵人全都加起来,其总数连这个星球的千分之一的空间都填不满,恐怕不会超过环绕木星或土星的一个卫星的空间;而卫星的空间在宇宙当中几乎辩认不出来,因为肉眼几乎看不见这些卫星。这对宇宙的创造者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即便他们充满整个宇宙,祂也不会满足,因为祂是无限的。
我曾与天使谈论这个话题,他们说,他们也认为与创造者的无限相比,人类实在太稀少了;不过,他们不是出于空间,而是出于状态来思考的。按照他们的观念,无论能想象出多少星球,对主来说,仍如同没有。不过,我在下文将凭直接经历描述星空中的诸星球。由此也明显可知我的灵如何能到这些地方旅行,而我的身体仍留在原处。
10736.后来我意识到,就我的灵而言,我在星空之中,远在我们太阳系之外;这一点能从状态的变化和由此而来的看似持续约十个小时的行程明显可知。我最终听见灵人在我后来所看见的某个星球附近说话。当我接近他们时,在一番交谈过后,他们说,别处的访客有时造访他们;这些访客跟他们谈论神,却混淆了他们的思维观念。他们还向我指出这些访客到来的途径,我由此意识到,他们是属于我们地球的一些灵人。当问他们这些访客以哪种方式混淆他们时,他们回答说,这些访客告诉他们,人们要信分为三个位格的一位神性,但他们仍将这三个位格称作一位神。当他们调查这些访客的思维观念时,这种观念却呈现为彼此不同且分离的三位,而不是从一个进入另一个的连续的三位;在有些人那里则呈现为彼此交谈的三个位格;尽管他们称每个位格为神,并且对每一个都持有不同的观念,但仍说他们是一位神。与我交谈的灵人们怨声载道地说,这些访客他们搞糊涂了,因为他们思想三位,却又说一位;而事实上,他们所说的应该与他们所想的相符。当时,他们也调查了陪同我的那位传教士对一位神和三个位格持守哪种观念。他脑海中的画面描绘了三位神,但他通过把他们从一个继续到另一个而变成一位;然而,他头脑中的观念将这种三位一体表现为一个因是神性故是不可见的实体。当这种观念表现出来时,人们认识到,他只思想父,不思想主,他对一位不可见的神的观念无非是对在其初始中的自然界的观念。因此,自然界至内在的组成部分就是他的神。要记住,在来世,每个人对任何事物的思维观念都活生生地呈现出来,每个人的信仰的性质都通过这种呈现被调查。还要记住,每个人对神的思维观念是最重要的观念;如果这些观念是纯正的,与天堂的结合就会通过它们实现,因为是神性构成了天堂。
5608.“并我们的小孩子”表甚至更内在的事物。这从“小孩子”的含义清楚可知,“小孩子”是指更内在的事物(参看5604节)。“小孩子”和“童子或大点的孩子”之所以表示更内在的事物,是因为这二者表示纯真,纯真是某种至内在的事物。天上的情形是这样:至内在或第三层天堂由那些处于纯真的人组成,因为他们处于对主之爱。由于主是纯真本身,所以那里的人因处于对主之爱而处于纯真。尽管他们在众天堂是最有智慧的人,然而在其他人看来却像小孩子。由于这个原因,还由于小孩子处于纯真,故在圣言中,“小孩子”表示纯真。
由于天堂的至内在是纯真,所以纯真必从内在存在于天上所有人中间。这就像连续事物相对于同时存在的事物,或像以不同的层级彼此分开存在的事物相对于从它们存在的事物。因为同时存在的一切事物皆源于连续事物。当前者从后者存在,即同时的事物从连续的事物产生时,它们就按着诸如它们起初被划分为不同层级时所在的次序摆列自己。以目的、原因和结果为例来说明。这些连续存在,彼此有别而又相互分离。当它们同时存在时,便以同样的次序来摆列自己;也就是说,目的占据至内在的位置,原因占据之后的位置,结果占据最后的位置。结果与其它二者共存;因为若非原因存在于结果中,目的存在于原因中,结果是不存在的。你若将原因从结果当中除去,就会摧毁结果;若将目的从原因当中除去,更是如此。目的使得原因成为原因,原因使得结果成为结果。
在灵界也是如此:正如目的、原因和结果彼此有别而又互相分离,在灵界,对主之爱、对邻之仁和仁爱的行为同样如此。当这三者成为一体或同时共存时,第一个必在第二个里面,第二个必在第三个里面。在仁爱行为里面同样如此:若非从情感或内心所流出的仁爱在这些行为里面,它们就不是仁爱行为;若非对主之爱在仁爱里面,它就不是仁爱。因此,若你拿走内在实质,外在形式就会消失;因为外层从它有序的内层而存在并持续存在。纯真同样如此。纯真与对主之爱构成一体。若非纯真在仁爱里面,它就不是仁爱。因此,若非拥有纯真在里面的仁爱在仁爱的行为中,它们就不是仁爱的行为。正因如此,纯真必在天上所有人里面。
这一事实,以及“小孩子”表示纯真的事实明显可见于马可福音:
耶稣对门徒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神的国正是这样的人的。我实在告诉你们,凡要承受神国的,若不像小孩子,断不能进去。于是抱着小孩子,给他们按手,为他们祝福。(马可福音10:14-16;路加福音18:15-17;马太福音18:3)
此处“小孩子”明显表示纯真,因为纯真居于小孩子中间,还因为纯真之人在天堂看似小孩子。
没有人能进入天堂,除非他有某种程度的纯真(参看4797节);更重要的是,小孩子允许自己被充满纯真的天使管教;孩子还不能独立行动,像成人那样凭自己的判断力和意愿进行自我管理。小孩子允许自己被天使管教,这一事实从主在马太福音中的话明显看出来:
你们要小心,不可轻看这小子里的一个。我告诉你们,他们的天使在天上,常见我天父的面。(马太福音18:10)
若不凭着纯真,没有人能“见神的面”。
在以下经文中,纯真也由“婴孩或小孩子”来表示。马太福音:
你从婴孩和吃奶的口中,得着了完全的赞美。(马太福音21:16;诗篇8:2)
又:
你将这些事向智慧聪明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出来。(马太福音11:25;路加福音10:21)
“婴孩”所表示的纯真是智慧本身,因为真正的纯真居于智慧(2305-2306, 4797节)。这解释了为何经上说“你从婴孩和吃奶的口中,得着了完全的赞美”,以及这些事“向婴孩就显出来”。
以赛亚书:
牛必与熊同食,它们的崽必一同躺卧;吃奶的必玩耍在虺蛇的洞口。(以赛亚书11:7-8)
这论及主的国,尤其论及那里平安或纯真的状态。“吃奶的”表示纯真;“吃奶的必玩耍在虺蛇的洞口”表示祸事不会临到纯真的人身上;“虺蛇”是指最为诡诈的人。这一章明显论及主。约珥书:
你们要在锡安吹号角,要聚集人民,使会众分别为圣;招聚老者,聚集孩童和吃奶的。(约珥书2:15-16)
“老者”表示智慧人;“孩童和吃奶的”表示纯真的人。
在以下经文中,“婴孩或小孩子”也表示纯真,但此处表示已被摧毁的纯真。耶利米书:
你们为何作这大恶自害己命,使你们的男人、妇女、婴孩和吃奶的都从犹大中剪除,不留一人呢?(耶利米书44:7)
又:
你的小孩子在各街头受饿发昏,你要为他们的性命向主举手。(耶利米哀歌2:19)
以西结书:
走遍耶路撒冷城,以行击杀。你们的眼不要顾惜,也不要可怜。要将老年人、少年人,并处女和小孩子全都杀尽。(以西结书9:5-6)
弥迦书:
你们将我民中的妇人从各人的快乐家中赶出,又将我的荣耀从她们的小孩子永远夺去。(弥迦书2:9)
至于小孩子的纯真,这种纯真仅是外在的,不是内在的;它因不是内在的,故无法与任何智慧联结,与它共存。但天使的纯真,尤其第三层天堂的天使的纯真是内在的纯真,因而能与智慧联结(2305, 2306, 3494, 4563, 4797节)。人如此受造,以致当他年老,变得像一个小孩子时,智慧的纯真就与他尚是一个小孩子时所拥有的那种无知的纯真联结;在这种情况下,他作为一个真正的小孩子进入来世。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